| 网站首页 | 课程介绍 | 教学档案 | 网上教学 | 麻醉论坛 | 下载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湘雅麻醉学精品课程网 >> 教学档案 >> 见习指导 >> 文献正文
静 脉 麻 醉
静 脉 麻 醉
作者:佚名    文献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4
一、目的要求:

    (一)熟悉静脉全身麻醉的临床应用。   

    (二)了解常用静脉麻醉药的剂量和药理特点。

    (三)熟悉常用静脉全麻的实施方法。

    二、见习时数:3学时

    三、见习方法:手木室观摩施静脉全身麻醉病人,由老师示教.再与同学一起分析讨论,

    四、见习内容:

    (一)核对病人姓名、禁食禁饮情况.麻醉前用药是否执行,由老师介绍示教病例,简述选择此种麻醉方法的理由。

    (二)介绍常用静脉麻醉药的剂型,常用剂量与配伍。

    常用药物:硫贲妥钠、氯胺酮、羟丁酸钠、乙咪酯,芬太尼,氟哌啶、咪唑安定、异丙酚。

    (三)观摩各种静脉全麻的实施方法

    1、氯胺酮麻醉:

    ①麻醉前用药:镇静催眠药+抗胆碱药。

    ②麻醉方法:

    1)肌肉注射法:主要适用于儿童,首次剂量按4-8mg/kg给药,也可同时加入咪唑安定0.2mg/kg,肌注后3-5分钟出现麻醉作用,维持时间约20-25分钟,追加量为初量的1/2,尽管一般能保持自主呼吸,仍需鼻导管给氧并准备气管插管用具。吸痰用具也不可缺少。

    2)静脉注射法,适用于小儿、成人短小手术烧伤换药,氯胺酮药液稀释至l00mg/l0ml,首次剂量按l—2mg/kg计算,缓慢静脉推注,一般注毕1分钟即进入麻醉状态,维持5-15分钟,如需延长时间,追加量为0.5-2mg/kg,为消除氯胺酮的精神不良反应使用氯胺酮前适当使用咪唑安定或氟哌利多。

    2、羟丁酸钠(r-OH)+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

    ①麻醉前用药:同前

    ②对不合作小儿,可先肌注氯胺酮.入睡后开放静脉通路,r-OH按80-100 mg/kg适当稀释后缓慢静注,—般10分钟左右作用完善。如需全麻插管者,可在表面麻醉保持自主呼吸下行气管插管,r-OH每隔l小时左右追加一次,氯胺酮则30-40分钟追加一次,两者交替给药,剂量均为首次量的1/2-2/3,逐渐减量。

    ③对于成人或合作的小儿,可先用r-OH作麻醉诱导,成人按50—80mmHg静脉注射,10分钟患者入睡后,可在表麻下,亦可在静脉注射氯胺酮后表麻下插管,麻醉维持方法同上。

    3、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

    ①麻醉前用药同前。 

②麻醉诱导:面罩给氧,静脉滴注咪唑安定0.1-0.2mg/kg,芬太尼4-8μg/kg(慢滴)待病人呼之不醒,静脉注射肌松药,如维库溴铵0.08—0.12 mg/kg2分钟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4 mg/kg或异丙酚1-2 mg/kg或硫贲妥钠3—5 mg/kg,30秒后即可插管。

③麻醉维持:目前多采用互补的方法,芬太尼镇痛作用强,辅助其它静脉麻醉药,如咪唑安定,异丙酚等,辅以肌肉松弛药。芬太尼用量根据手术需要,时间长者一般在20-50/μg/kg,因芬太尼反复或持续给药后时间半衰期明显延长,苏醒时间长,所以应引起注意。

    ④目前大剂量芬太尼麻醉少用,一般复合应用,如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用量20μg—30μg/kg,适用于颅脑、心血管、普腹外科等。

    4、异丙酚静脉麻醉

    异丙酚以其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可控性好,醒后无宿醉感,病人感觉舒适,而广泛适应于短小门诊手术等。

    l、麻醉前用药同前。

    2、麻醉万法:

    ①异丙酚2.5 mg/kg iv,1分钟内推注完毕,约2分钟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即可施行手术,维持时间6分钟,l0分钟后神志恢复,注药2—3分钟后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也可产生一过性呼吸抑制,异丙酚维持量4-8 mg/kg/h,所以应加强监测和备有必要的急救设备。

    ②异丙酚在复合麻醉中应用,异丙酚因镇静作用好,苏醒快而舒适常与其他镇痛作用强的药物复合应用,如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和维持期,而两者用量均较单一药物用量酌减;氯胺酮一异丙酚复合,可避免氯胺酮的精神症状和交感兴奋,适应于小儿麻醉如烧伤整形等;硬膜外一异丙酚复合麻醉,能让患者安静入睡,消除患者焦虑和减少不适。
文献录入:mzk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献: 吸 入 麻 醉

  • 下一篇文献: 静吸复合麻醉